隨著自航耙吸式挖泥船“程途恒遠”全面投產儀式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舉行,由天津航道局投資,聯合國內知名船舶(設備)設計院所、建造企業共同研發和建造的我國最新一代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程”號、“通途”號、“通恒”號、“通遠”號全部投入使用。這標志著天津航道局乃至我國疏浚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上了一個臺階,我國進入了由疏浚大國向疏浚強國邁進的新階段。
“通程”號、“通途”號、“通恒”號及“通遠”號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兩型四款”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是天津航道局大力實施裝備戰略取得的重要成果。2010年6月,艙容超過1.8萬立方米的“通程”號在廣州試航成功;去年年底,艙容超過2萬立方米的超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號在珠海試航成功;今年年中,艙容同為1.1萬立方米的姊妹船“通恒”號、“通遠”號先后在深圳、天津試航成功。其中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通途”號,艙容達2萬立方米,最大挖深達90米,為亞洲之最,其主要設備采用變頻驅動,泥泵最大功率達6000千瓦,可實現自主疏浚、動態定位、動態軌跡跟蹤,具有無限航區適航能力,是國內和亞洲疏浚產業的新“旗艦”。該船泥泵系統是天津航道局自主研發的,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效地解決了施工土質厚重、工況復雜等難題。作為國內大型挖泥船建造龍頭企業,文船公司建造了“程途恒遠”4艘船中的2艘,另一艘為“通程”號。
據介紹,與5年前相比,天津航道局絞吸式挖泥船總裝機功率增長了4倍,耙吸式挖泥船總艙容翻了兩番,船舶新度系數由0.2提升至0.6,年設計產能由6500萬立方米躍升到超過3億立方米,實力躍居世界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