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港口運輸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成就,其發展的過程中船舶運輸污染帶來的環境問題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在船舶靠港期間,其輔機低負荷運行導致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提高。目前,船舶行業已經成為沿江、海城市空氣污染的關鍵排放源。而江蘇省港口船舶污染排放量就在其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據了解,近日,江蘇省舉行的港口岸電工作推進會,旨在提出打造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環境友好型港口,推進生態綠色港口的建設。由于船舶航行目前咱不能以電代油,但其在靠泊期間實現以電代油是可行的。在此前,連云港港口集團在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的支持下,在連云港59號泊位率先建成了全國首套高壓岸電系統,供1.5萬噸“中韓之星”客貨輪使用。這之后,江蘇其它港口也開始探索建設高低壓或小容量岸電系統。
據“中韓之星”客貨輪相關人士介紹,在使用岸電之后,該船舶年均減少約420噸的燃油用量,同時也減少了二氧化碳、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使得其較之前使用油可節約216萬元的成本。
據初步推算,倘若江蘇地區全部靠港船舶均使用岸電,其每年可以節約70多噸的燃油、8000多噸的氮氧化物以及4000噸的二氧化硫等。因此,江蘇省政府此前就已經轉發了《關于加快推廣港口岸電系統的意見》,力求助力江蘇節能減排,實現綠色港口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