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結構(deckconstruction)須承受總縱彎曲應力,貨物的負載和波浪的沖擊力等外力的作用,是保證船體總縱強度、橫向強度、保持船體幾何形狀及保證船體上部水密的重要結構。由于營運、安裝設備和進出人員的需要,在甲板上設置了各種不同的開口,這些開口破壞了甲板的連續性,減弱了結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并在開口的角隅處易造成應力集中現象,因此在開口處都要對結構進行加強,從而使甲板結構顯得比較復雜。
按骨架結構形式的不同,甲板結構可分成橫骨架式(圖1-2-23)和縱骨架式(圖1-2-24)兩種,其主要組成部分有甲板板(deck plating)、橫梁(beam)、甲板縱桁(deck Sirder)、甲板縱骨(decklonSitudinal)、艙口圍板(hatchcoaming)及支柱(pillar)等。
1.甲板板
甲板板按其作用可分成:強力甲板、遮蔽甲板、艙壁甲板、于舷甲板和量噸甲板等。當船鈾受總縱彎曲應力時,受力最大的一層甲板叫強力甲板(strengthdeck),一般上甲板(upperdecl強力甲板。60年代建造的某些船舶,在其甲板上設有噸位艙口的開口,并在艙口設暫時性非水密封閉裝置,這種甲板間艙(.tweendeckspace)既可裝貨又不計人總噸位和凈噸位的甲板叫遮蔽甲板(shelterdeck)。水密橫艙壁所達到的最高一層甲板叫艙壁甲板(bulkheaddeck)。計量干舷高度用的甲板稱干舷甲板(freeboarddeck),通常是上甲板。丈量船舶噸位時的基準甲板叫量噸甲板(tonnagedeck),通常也是上甲板。遮蔽甲板不可作為干舷甲板和量噸甲板。
上甲板是各層甲板中最厚的一層,且規范規定在船中部0.4L區域內強力甲板的厚度應保持相同。甲板邊板是上甲板中受力最大的,且容易被甲板積水腐蝕,因此必須連續,厚度也是上甲板中最厚的一列板。在船中0.4L區域內的甲板比首尾兩端和大開口線以內區域的甲板厚。為防止甲板開口角隅處因應力集中而產生裂縫,該處應為拋物線形、橢圓形或圓形,并應采取加強措施。
2.橫梁
橫梁(beam)是甲板結構中的橫向構件,起著承受甲板貨、機器設備和甲板上浪時的水壓力作用,同時還支撐舷側,保證船體的橫向強度。橫骨架式結構中,橫梁一般用尺寸較小的不等邊角鋼制成,并裝設在每一肋位上用肘板與肋骨連接。位于貨艙口橫圍板下的橫梁叫艙口端梁(hatchendbeam),貨艙開口范圍內的橫梁稱半橫梁(halfbeam),半橫梁的尺寸與橫梁相同,它一端由肘板與肋骨連接,另一端與艙口圍板連接。在縱骨架式結構中一般每隔3~5檔肋位裝一強橫梁(webbeam),作為甲板縱骨的支架,在其上開切口讓甲板縱骨穿過。
3.甲板縱桁與甲板縱骨
在橫骨架式結構中,甲板縱桁(decksirder)用尺寸較大的T型組合材制成,主要用來支撐橫梁。甲板縱骨(decklon由tudinal)是縱骨架式甲板結構中的重要構件,一般用不等邊角鋼制成,其間距與船底縱骨相同,主要用來保證總縱強度,此外,還有主要用來支撐橫梁的甲板縱桁。
4.艙口圍板
艙口圍板(hatchcoaming)是指設置于露天甲板(上甲板)貨艙開口四周的縱向和橫向并與甲板垂直的圍板。其作用是保證工作人員安全,防止海水灌人艙內和增加甲板開口處的強度。
一般艙口圍板在甲板上面的高度應不小于600min。艙口圍板上緣一般用半圓鋼加強,圍板的外側還有水平加強筋(horizontalstiffener)和防傾肘板(trippingbracket),以增加圍板的剛性和防傾,縱向圍板的下部與甲板縱桁處于同一直線上,兼作甲板縱桁的一部分。
艙口角隅處的加強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艙口圍板下伸超過甲板;另一種是將圍板分成兩塊,分別焊在甲板開口邊緣的上下面,在下面用菱形面板加強,如圖1-2-25所示。
5.支柱
支柱(pillar)是艙內的豎向構件,其作用是支撐甲板骨架,承受軸向壓縮力,保持船體豎向形狀。
支柱的上端應位于甲板縱桁和橫梁的交叉節點處,下端應在船底縱桁與肋板的交叉節點處。多層甲板船上下層甲板間的支柱一般應設置在同一垂直線上。對需載運大件貨的艙,為不妨礙裝卸貨,通常采用懸臂梁(cantileverbeam)的結構形式來代替支柱。
6.梁拱和舷弧
梁拱(camber)是甲板板在兩舷與舷頂列板交點的連線與縱中剖面線的交點,至橫剖面中線與甲板板交點的垂直距離,簡稱為甲板的橫向曲度,如圖1-2-26所示。梁拱可增加甲板的強度,便于排泄甲板積水和增加儲備浮力。梁拱的取值范圍一般在船寬(B)的1/100—1/50之間,干貨船的梁拱通常取B/50,客船的梁拱取B/80。
在甲板的縱向上,首尾高而中間低所形成的曲線叫舷弧線(sheerCHIVe)。在船長中點處舷弧線最低,從該點畫一條與基線(basehne)平行的直線,則舷弧線上任一點量至該線的垂直距離就稱為該點的舷弧(sheer),如圖1—2-26所示。舷弧可增加儲備浮力,便于甲板排水,減少甲板上浪和使船體外形更美觀。舷弧的數值見表1—2-4,其中位于首垂線處的舷弧叫首舷弧(foresheer),位于尾垂線處的舷弧叫尾舷弧(aftersheer),首舷弧是尾舷弧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