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艙壁的作用
主船體(mainhull)在設計和建造時按要求設置了若干的橫向和縱向艙壁(bulkhead),這些艙壁所起的作用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將船體內部分隔成若干個艙室,以便安裝各種機械設備及裝載貨物、燃油、淡水、備品和壓載水等;
2)橫艙壁(transversebulkhead)對保證船體的橫向強度和剛性起很大作用,它是船底、舷側和甲板等結構的支座,可使船體各部位構件之間的作用力相互傳遞,其中水密橫艙壁(water呻t咖山t隅bulkhead)是保證船舶抗沉性能的重要結構;
3)縱艙壁(10ngitudinalbulkhead)可減少自由液面對船舶穩性的影響,較長的縱艙壁還可增強船舶的總縱強度(10ngitudinalstrength);
4)某些艙壁采用了防火結構,可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蔓延。
2。艙壁的分類
艙壁一般按用途和結構形式的不同分兩大類。 .
1)按用途分類
①水密艙壁(watertightbulkhead):是指自船底(船底板或內底板)至艙壁甲板(上甲板)的主艙壁(mainbulkhead),它將船體分隔成若干個水密艙室。水密艙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水密橫艙壁(waterti咖ttrarlsvel~sebulkhead),這種艙壁能保證船體因海損事故造成某艙破損進水時不會蔓延至其他相鄰艙室,使船舶仍有一定的浮力和穩性,從而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其設置數量依據船長和船型不同而異,如表1-2-5所示。萬噸級船按規定需設置6—7道,其中位于首尖艙(forepeaktank)與貨艙(cargohold)之間的首尖艙艙壁(forepeaktankbulkhead)即船舶最前的一道水密橫艙壁又稱防撞艙壁(collisionbulkhead),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水密橫艙壁,其上不得開設任何門、人孔、通風管道或任何其他開口,位于船尾的最后一道水密橫艙壁即為尾尖艙艙壁(afteweaktankbulkhead);另一種是水密縱艙壁(waterti曲tlongitudinalbulkhead),一般僅見于液貨船(1iquidcargoship)。
②防火艙壁(fireproofbulkhead):是根據規范對船舶防水結構要求而設置的具有一定隔熱能力并能在——定時間內防止火災蔓延的艙壁。按規定,機艙和客船起居處所的艙壁應采用防火艙壁。
③液體艙壁(1iquidbulkhead):是液艙(油艙、水艙等)的界壁,它經常承受液體壓力與振蕩沖擊力,故艙壁板較厚且其上的骨架尺寸也較大,并需保證水密或油密(oil-tight)。
④制蕩艙壁(washbulkhead):是設于液艙內的縱向艙壁,主要用來減小自由液面的影響,其上開有氣孔、油水孔和減輕孔。
2)按結構分類
按艙壁的結構形式來分,可將其分成平面艙壁和槽形艙壁兩類。
(1)平面艙壁 ·
平面艙壁(planebulkhead)由艙壁板(bulkheadplate)和其上的垂直與水平骨架組成。大型船舶艙壁板的鋼板長邊沿水平方向布置,其厚度由下向上逐漸減薄。其上骨架豎向排列的稱為扶強材(bulkheadstiffener),水平方向排列的稱為水平桁(horizontal酉rder)。
(2)槽形艙壁
槽形艙壁(corrugatedbulkhead)由鋼板壓制而成,以其槽形曲折來代替扶強材。其優點是在保證具有同等強度的條件下,可減輕結構的重量,節約鋼材,減少裝配與焊接的工作量,便于清艙工作。缺點是所占艙容較大,不利于艙容的有效利用,一般用于油船和散貨船。槽形艙壁的剖面形狀有三角形、矩形、梯形和弧形,其中梯形和弧形用得較為廣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