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結束了26天檢修工作的船舶公司“秦港6”輪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秦皇島港西港海域,重新投入到海上船舶拖帶任務中。
據悉,“秦港6”輪于1987年在日本石川島船廠完成設計建造,是船舶公司主機累積運轉時間最長的船舶,曾長期外派深圳蛇口港工作,多年來,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拖輪返回秦皇島港后,為了使“秦港6”輪恢復原有的技術狀態,船舶公司下大力氣為其整修,但受設備累積運轉時間長、使用年限高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幾次檢修過后,仍有少部分技術問題急待解決。其中,冷卻淡水在主機中高速運動產生氣泡,出現缸套外壁穴蝕問題,一直困擾著技設科和“秦港6”輪的職工們。解決此類問題最徹底的方法就是對主機缸套進行整體更換,但“秦港6”輪的產地遠在日本,重新定置原廠缸套將產生大量費用,對于已經有28年歷史的老舊船舶來說,如何選用一種行之有效且節約成本的方法對其進行維修,將隱患故障徹底排除,是船舶公司技設科面臨的一道難題。
在數次會議討論后,技設科進行了大膽嘗試——對主機缸套進行國產化升級改造。為了使方案得以迅速實現,技設科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查閱圖紙、現場測繪后,他們在原缸套的設計基礎上重新制定出新缸套的設計方案,并把主機缸套尺寸和配合間隙都進行了調整,反復研究對比后,技設科選用了密度更高、防腐蝕性能更好的型鋼材料制作缸套,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后,聯系了國內知名船舶配件生產商定置生產。
為了幫助“秦港6”輪盡快解決主機缸套穴蝕問題,今年初,技設科便著手安排主機缸套更換工作,在一番精心準備下,“秦港6”輪于9月22日在西港待工碼頭開始船舶檢修工作。檢修期間,技設科嚴格把控工藝質量關,除組織精兵強將督導外協人員外,還全力配合該輪職工開展各項工作,在完成老缸套拆卸、新缸套安裝工作的同時,還完成了船頭錨鏈艙修補、避碰輪胎更換、甲板除銹刷漆等27項檢修。
“秦港6”輪主機缸套國產化改造,不但解決了該輪缸套漏水問題,也扭轉了船舶公司因國外缸套供貨周期長、價格昂貴等因素造成的被動局面。原本從國外定制需半年時間、單個造價5萬元人民幣的進口缸套,從國內定制一月就可送達,單價僅需6000元人民幣,不僅大幅縮短了定制時間,價格也幾乎只是進口缸套的10%,實際測試中各項數據、指標均符合并優于原缸套的技術要求,運行可靠,具有顯著的推廣及應用價值,為船舶公司積累國產化改造經驗的同時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